《理財Q&A》選擇好基金 評估報酬率
Q:讀者李先生問:我想投資基金,但是市面上基金那麼多,要如何才能挑選到好基金?
A:綜合各銀行理財中心答覆:基金投資可以從基金的短、中、長期報酬率來評估是否為理想的投資標的,例如設定的目標是長期投資,就必須重視3年以上 的投資報酬率是否穩定;同時可查閱該檔基金之基金經理人的穩定程度,如果基金一天到晚換經理人,通常就表示這檔基金也會處於不穩定的狀態,報酬往往也無法 保持一定的水準。
至於選擇基金時,有幾個指標可供投資人查閱或詢問銷售單位,首先必須弄清楚這檔基金的風險等級,中華民國銀行公會針對基金價格波動的風險程度,依照 基金投資標的風險屬性,以及投資地區的市場風險狀況,由低至高編制為「RR1、RR2、RR3、RR4、RR5」共5個風險收益等級。
其次是應衡量基金報酬率相對於市場報酬率的波動程度,這稱之為「β係數」,通常β係數愈大,代表該檔基金的風險愈高;另有衡量基金淨值波動程度的 「標準差」,標準差愈大,表示淨值波動幅度愈大,即風險相對愈高;還有一個「夏普」(SHARPE)指數,用來衡量承擔每一單位投資風險所能獲得的超額報 酬,當夏普值愈大,表示該基金有較佳的報酬率。
(記者陳中興記錄整理)
全球平衡基金 可以避險
Q:台北市的李小姐問:平衡型基金是不是一種較能平衡投資風險的工具?
A:德盛安聯投顧答覆:所謂「平衡型基金」是在投資組合中納入股票及債券;至於以全球股、債做為投資標的之「全球平衡型基金」,則不失為一種減少風險的方式。
目前美股是許多投資機構關注的焦點,從年初的一波漲勢後,受到一月底財報不如預期影響而下修,美元匯率也在國際熱錢流動下出現較大波動,加上油價走高,近期全球股市多面臨較大波動風險,投資人不妨採取平衡佈局的投資策略,將部份資產佈局在波動風險相對偏低的債市。
雖然目前美國部份經濟數據顯示升息壓力仍大,但因聯準會聲明中,已不再強調持續升息字眼,預期美國上半年應會停止升息;在債市即將處於多空轉折、短 線震盪,現階段宜採取平衡投資策略,莫錯過債市佈局好時機,但一般人難克服人性弱點,盲目「追高殺低」,使得長期資產累積成效不彰,因此,長期投資選擇平 衡型基金,不失為建置平衡資產,逐步降低波動風險的方式之一。
由於現階段長期經濟基本面仍看好,國外股市回檔修正,正是空手投資人佈局的好時機,不妨將年後剩餘資金,投資佈局全球股債市的全球平衡基金,進一步達成資產配置及降低投資風險的目標。
(記者高照芬記錄整理)
投資海外基金 先懂手續費
【大紀元6月17日訊】自由時報記者黃美惠╱專題報導
投 資海外基金需要繳交哪些費用?對投資人來說,最熟悉的莫過於申購手續費,這部分費用由銀行及基金公司拆帳,以海外債券、股票基金而言,普遍介於1.5%到 3%間,對照1年期定存不到2%的收益,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,投顧業者強調,計算海外基金手續費高低,記得「頭尾都算」才準確,但還是要先看中長期績效, 然後再選擇費用較低的。
由於海外基金具備分散風險、免稅優惠、流動性佳等優點,近年來逐漸成為國人基金投資的重要一環,但根據富達投信的調 查,國內約有3成的投資人,認為海外基金手續費偏高,是阻礙他們海外投資的原因之一。富達投信指出,基金申購手續費是按照投資金額收取,其中國內股票型基 金約收取1.5%、平衡型基金約1.2%、組合基金1至2%不等;海外股票型基金手續費約3%、債券型基金1.5%;另外,銀行經常舉辦好康A促銷,所 以,真正的申購費用,一般都會低於以上這些費率。
花旗銀行行銷企畫處副總裁胡醒賢表示,如果從手續費先收或後收來看,海外股票型基金可再分 為A類、B類、C類。A類申購時先按投資金額扣除手續費,最高收到3%,但不收管銷費;B類的投資前4年,依4%、3%、2%、1%費率收費,且加收1% 管銷費;C類為1年內收1%手續費,並加收1.25%管銷費。至於目前A類基金仍是市場主流,因為B類及C類基金,並未提供定期定額投資。
由 於各家業者不是先收、就是後收,或以管銷費名目收取,主因是投資人不喜歡投資時先繳費用,才會開發出後收手續費、管銷費之類的基金,且在贖回時從基金淨值 中扣除,讓投資人感受不到被收取費用。但業者提醒,投資人必須認知,少付手續費雖有助降低成本,但績效報酬才是投資的重點,千萬別選了1檔「賺到手續費、 卻虧損累累的基金」。